前言

中华版本源远流长。刻画符号抽象灵动,甲骨文献笔意劲秀,先秦篆刻气象万千,青铜铭文敦厚多姿,简帛书画雅致珍奇,写本印本精善规整,承载了中华民族渊远博大的璀璨文化。直至现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在我国诞生,中华版本跨入光电时代,辅以软件胶片,越加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版本工艺绵延传承至今。造纸术、拓印术、印刷术、装帧、修复等,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也展现出中华文明记录、保存、赓续、传播与更新的历程,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第一单元 版本的形态

版本是指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化符号和文脉信息的载体。从陶石兽骨到金属竹木,从实物纸张到虚拟数字,版本的载体千变万化、缤纷多样。

  • 刻符红陶片

    新石器时代。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刻画符号具有文字性质,是当时人们对某种事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探讨文字起源、社会形态的重要版本。

    << /li>
  • 秦诏版(复制品)

    青铜制,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诏书,为研究秦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提供了翔实的版本物证。

  • “长乐未央”瓦当

    汉代。汉代瓦当主要分为文字瓦当、图案瓦当和图像瓦当,“长乐未央”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吉祥幸福的美好祈愿。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复制品)

    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年代为东汉末至魏晋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该件护臂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及中原与西域诸国联系交往的重要版本资料。

  • 南宋青釉刻花“吉”字碗

    南宋时期。口径24.2厘米,足径7.8厘米,高7.1厘米,出土于古沉船“华光礁一号”。“吉”字象征着人们对于吉祥、平安生活的向往。

  • 《黄河大合唱》黑胶唱片

    制作于1959年,是中国第一张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

第二单元 版本的制作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被誉为人类的“文明之母”,是版本制作最为重要的工艺技术。还有书法、绘画、篆刻、拓印等与版本密切相关的技艺,也都是凝聚了中华文明智慧和特色的重要成果,推动了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香山路程图》

    清代。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于1894-1895年绘制,是目前国内仅见的清内府彩绘舆图线装本,为研究三山五园提供了重要版本资源。

    << /li>
  • 贝叶经

    年代不详。贝叶经最早起源于古印度,公元7世纪前后传入我国云南省西南地区。2008年6月,贝叶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龙藏》雕版

    清代。宽75厘米,高20厘米,厚4厘米。中国最后一次官刻汉字《大藏经》完成于清乾隆年间,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被称为《龙藏》。

  • 《墨子》

    明代。此书为明嘉靖江藩刻本。明朝皇帝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常颁赐内府图书,各地藩府竞相刻书,多以宋元版及内府所刻为底本,又延聘通人校勘,因而较为精善。

  • 回鹘文木活字

    12—13世纪上半叶。回鹘文木活字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也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含有以字母为单位的活字实物。

  •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宋·西夏。1991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藏传佛经的西夏文译本。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从元代提前到宋代。

第三单元 版本的设计

具有文明印迹的各类版本,除了制版和印刷以外,还包括装订、函套、书匣、书箱等形式上的设计与制作。而就艺术层面来说,设计还包括装饰,即如何使版本变得更为美观。可以说,版本的设计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 《文选集注》

    唐代,卷轴装。《文选集注》是20世纪初发现的唐写本,是文选学研究史的重要版本资料。

    << /li>
  • 《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封面和内页

    清代,蝴蝶装。清同治间内府抄本,为同治皇帝关于政客言论的分类总结实录。

  • 《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内页

  • 《呐喊》封面

    由鲁迅亲自设计封面,封面简洁有力、意味深长,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

  • 《彷徨》封面

    陶元庆设计该书封面,鲁迅称赞说∶“《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

第四单元 版本的修复

赓续中华文脉的经典版本浩如烟海,蔚为大观,许多遭到了时间长河的侵蚀损毁,但一代代的能工巧匠不断攻克版本保护的难关,使我们能够跨越时空领略丰富多彩的版本文化。作为凝聚先辈智慧的文化瑰宝,装裱修复技艺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今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为使版本之美得以延续,从事版本保护和修复的“医生们”,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利用新材料、新设备,使版本遗存得以完整重现。

  • 《易经旁训三卷》

    清代。散页破损,已经修复。

    << /li>
  • 《易经旁训三卷》木夹板

    木夹板与函套相类,是一种简易护书物,分置书本上下,以布带穿扎扣紧。

  • 《古今名医方论》

    清代。经修复后得以存续。

  • 《傅青主女科二卷产后编二卷》

    清代。书页破损且有污渍,已经修复。